一、电抗器使用条件
1.使用环境:户外或户内,在户内使用时,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一般每 kW 损耗应有不小于 2m /min 的空气通风)。
2.安装场所应无严重影响绝缘的气体、蒸汽、灰尘及其他爆炸性、导电性、腐蚀性介质。
3.环境温度:-25℃~+40℃,最大日温差:25K
4.海拔高度:不超过 1000 米(超过 1000 米,在订货时说明)。
5.最大风速:不超过 30m/s(离地面 10 米高,10 分钟平均风速)。
6.抗震能力:水平 0.3g,垂直 0.15g
7.相对湿度:月平均相对湿度不超过 90%,日平均相对湿度不超过 95%。
8.冷却方式:AN(空气自冷) 二、电抗器卸车及安装吊运要求
1.在电抗器卸车及安装之前,首先要确认其完好无异常,方可开始吊运。
2.①电抗器本体重量<1.5 吨时,吊运时可采用电抗器顶端的连接环垂直起吊方式(图 1a)。
②当电抗器本体重量≥1.5 吨时,采用吊装电抗器星架臂专用吊装孔,四臂起吊的方式(图 1b)。

图 1a 使用吊环吊运电抗器示意图 图 1b 电抗器使用吊装孔四臂吊运示意图3.吊装注意事项:
1)电抗器本体较重时,起吊电抗器四臂,必须保证四臂受力均匀,严禁出现受力不均的情况下起吊。
2)起吊时所有的吊装孔应同时受力,吊绳与吊钩垂线的角度不得大于 30°。
3)产品吊装、吊运时应平衡起吊。吊运过程中各汇流排应尽可能在同一水平面内,电抗器在吊运过程中禁止骤停、抖动、摇摆、倾斜或翻转。
4)吊装时,吊钩必须在电抗器正上方且与电抗器中心在同一条中心轴上,且起吊过程中应缓慢提升电抗器产品,在电抗器尚未完全吊起时禁止侧向移动产品。严禁吊装星架臂之间的玻璃丝绑扎带。
5)电抗器起吊必须轻起、轻放,严禁违规操作。
三、电抗器现场验收
用户收到产品后,应立即进行检查验收,如检查发现异常问题,应评估异常对产品的影响程度,必要时联系我公司。
1.产品开箱前,应仔细检查包装箱是否完好,如有破损,应注意检查包装箱内产品是否受到损伤。
2.产品开箱后,应对照装箱清单检查所装产品及其附件的名称、数量、规格是否一致。
3.按出厂文件目录,检查所附带技术文件是否齐全。
4.检查电抗器及各组件、附件外观,有无缺陷或严重碰撞造成的损伤。
5.电抗器表面有户外防护漆,应仔细检查防护漆层,有无因运输过程中碰撞或擦伤造成的漆层剥落现象。
四、电抗器安装要求和具体方法
(一)安装要求
1.电抗器的安装方式有:三相叠放、两叠一平、三相平放一字型、三相平放品字型四种基本的安装方式。安装时,须按照安装图纸中所规定的要求,对应的产品的相序、进出线角度、进出线方式等进行安装,不允许随便改变安装方式。三相叠装和两叠一平安装时不得随意变更叠装的相序;各相进出线不可反接。起吊时,应自基础向上逐相起吊安装,禁止两相或三相同时起吊安装。
2.瓷质支柱绝缘子瓷瓶易碎、釉层易损伤,安装过程应注意防护,复合绝缘子应避免划伤。
3.有些电抗器为了运输方便,使用了角钢等辅助工装,安装时应将其拆除。
4.安装时,应注意防护和躲避电抗器进出引线,严禁在电抗器上部攀抓、随意坐踏,防止碰伤引线引发事故。
5.电抗器安装时对“距离”的要求:⑴在电抗器周围及上、下有影响的区域内,不得有闭合金属环网,以免造成附加损耗。电抗器围栏(如有)必须开路, 围栏距电抗器中心距离不小于 1.1Ds(Ds 为电抗器外径),电抗器距地面或屋顶距离不小于 0.5Ds。电抗器三相平放时,每两相电抗器之间的中心距不小于 1.7Ds。电抗器对其四周金属件的安全距离,应同时考虑电气安全距离与交变磁场安全距离两个方面。两者之间取较大者。电气安全距离的确定,请参照电力部有关规程。
6.在电抗器的周围不应有粗大的金属构件及构成闭环的金属网环,电抗器混凝土基础预埋平铁与接地保护不得形成闭合回路以免形成环流增加损耗。对地埋的防护接地线建议采用耐腐蚀,导电良好的材质。电抗器下的地基内不应有形成闭合回路的钢筋或其他金属构件,地基中采用钢筋加强时,钢筋之间不能形成封闭回路,必要时应在钢筋交叉处采取绝缘措施,或适当增加电抗器距地面的高度。(此部分由用户负责,服务人员发现有异常时,应及时通知现场安装人员)
7.电抗器金属围栏必须开路或采用非导磁材料隔断,严格按照图纸要求保证围栏距电抗器的距离。在电抗器的金属围栏、支架、基础内钢筋、接地导体应一点与主接地网可靠连接。
8.电抗器吊装就位后,支腿最下端钢支座或过渡槽钢与预埋钢板之间采用焊接,具体焊接要求见电抗器外形图纸。
9.电抗器水泥基础内预埋的钢板、接地线等金属部件,严禁形成闭环,以免产生环流。
10.铝导电端子表面应平整光滑,要清除连接端子表面的污秽或者氧化层,要求在接触部分均匀涂抹 DGI 导电膏,并用螺栓紧固。另外,在使用铜质母线或接线端子时,应注意接线头铜铝过渡问题,一般采用铜铝过渡排的方式,严禁铜铝直接搭接。
11.电抗器接线端子与外部母线的连接,应避免完全刚性连接。
12.电抗器安装完毕后,应仔细检查有无金属异物(如螺栓、螺母、扳手等)吊入电抗器垂直气道内,如有发现必须及时清除。一切不属于电抗器本体的金属构件、起吊使用的吊具和工具等必许拆除。
13.核对电抗器技术参数是否与使用条件相符,当一切无误时,方可进行设备验收试验、通电试运行。
注意:电抗器的安装位置应远离继电保护装置室和微机室,避免在电抗器磁场对继电保护装置和微机等设备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二)具体安装方法
1.串联、限流电抗器的安装方法
1.1三相叠放电抗器的安装
1)安装结构如图 2

图 2 三相电抗器叠放结构图
2)安装时,应按照提供的图纸要求,先将支撑电抗器的钢支座和绝缘子组装好(若有隔磁铝升高座的一起组装),各连接件之间加装橡胶垫用螺栓紧固, 依次摆放在基础预埋钢板上。将下相(C 相)电抗器放在支撑绝缘子上。支撑电抗器的绝缘子上法兰应加橡胶垫,并将绝缘子和电抗器本体用螺栓连接拧紧。
3)如果支座与基础预埋铁之间有缝隙,用垫铁塞紧,调整好水平后逐一焊接牢固。
4)将下相(C 相)电抗器上端法兰依次放好橡胶垫、绝缘子和橡胶垫,按照产品出厂序号组装,将中相(B 相)电抗器吊装放在支撑绝缘子上,用螺栓将中相电抗器与绝缘子进行连接。
5)安装上相(A 相)电抗器时,方法与安装中相相同。
6)如果有防雨罩,见防雨罩的安装方法。
7)三相电抗器安装好后,重新对螺栓的紧固情况进行检查,否则由于松动可能造成噪声。
8)安装时注意三相之间进出线之间的角度符合图纸和现场实际放置要求。
3.两叠放一平放电抗器的安装
1)根据电抗器安装外形图和产品出厂序号进行组合安装,安装结构见图 3

2)两叠放一平放的安装方法与三相叠放安装相同。
3)注意上相与边相的顺序不能装反,图 3 仅供示意,应按照图纸要求顺序安装。
4)如果有防雨罩,见防雨罩的安装方法。
5)安装时注意三相之间进出线之间的角度符合图纸和现场实际放置要求。
1.3 三相平放电抗器的安装
1)水平布置方式分“一”字形和“品”字形两种,具体安装应根据电抗器
安装外形图和产品出厂序号进行组合安装,安装结构见图 4。

图 4 三台单相平放电抗器安装图
2)平放电抗器的安装方法与叠装电抗器下相相同。
3)如果采用玻璃钢高支架支撑方式,见高支架的安装方法,如果有防雨罩,见防雨罩的安装方法。
4)安装时注意三相之间进出线之间的角度符合图纸和现场实际放置要求。电抗器“品”字型安装方式,如图 5 所示。

图 5 “品”字形安装俯视图
2.滤波可调电抗器的安装方法
2.1上下调感滤波电抗器
1)上下调感滤波电抗器由两个线圈组成,安装结构见图 6。安装时要注意电
抗器产品的分组,确保上下两节为同一相电抗器。

2)安装时下节线圈的安装方法与平放电抗器安装方法相同。
3)上、下两节线圈由调节板固定,连接导电调节板时,应将连接部位打磨干净、表面应平整光滑,并在接触部位涂抹 DGI 导电膏,用螺栓可靠紧固。
4)上、下两节线圈之间的距离按照电容器配平表和厂内试验时测定的数据进行调整;安装完毕后,如无法保证电气绝缘距离,需将导电调节板多余部分锯 掉。
2.2带副线圈的滤波电抗器安装方法与串联电抗器安装方法相同。
2.3. 调试说明
1)上下调感式滤波电抗器的调试
2)安装时下节线圈的安装方法与平放电抗器安装方法相同。
3)上、下两节线圈由调节板固定,连接导电调节板时,应将连接部位打磨干净、表面应平整光滑,并在接触部位涂抹 DGI 导电膏,用螺栓可靠紧固。
4)上、下两节线圈之间的距离按照电容器配平表和厂内试验时测定的数据进行调整;安装完毕后,如无法保证电气绝缘距离,需将导电调节板多余部分锯 掉。
2.2带副线圈的滤波电抗器安装方法与串联电抗器安装方法相同。
2.3. 调试说明
1)上下调感式滤波电抗器的调试根据两个线圈之间互感的改变来调节上、下两个线圈之间的距离,因此可以调节两个线圈的总电感。导电调节板上螺栓的位置决定了上、下两个线圈之间的距离。根据连接调节板的位置不同,电感值可在-5%~+5%范围内变化,根据出厂所配电容器的实际电容值配平表调出达到调谐点所需电感值,用户现场只需按照调节板上所标出的位置连接安装即可。
2)副线圈式滤波电抗器的调试副线圈式滤波电抗器由一个主线圈和一个辅助线圈组成,辅助线圈在主线圈外面。根据需要,辅助线圈有很多抽头板,如图 7、8。连接不同的抽头代表不同的电感值,厂内根据所配电容器的实际电容值配平表调至所需电感值时,做出标记,现场将主线圈与副线圈连接,再将抽头与出线臂连接。

图 8 主线圈与辅助线圈连接原理示意图
3.相控电抗器(TCR)的安装方法
相控电抗器(TCR)一般由上、下两节线圈成一相,安装方法与串联电抗器
三相叠放的安装方法类似,安装时要确保上下两节为同一相。
4.并联电抗器安装方法
4.1安装方法与平放电抗器安装方法相同。
4.2如果采用玻璃钢高支架支撑方式,见高支架的安装方法,如果有防雨罩,见防雨罩的安装方法。
4.3逐一检查电抗器各部分螺栓,逐个进行紧固,确保紧固牢靠。
4.4安装时注意三相之间进出线之间的角度符合图纸和现场实际放置要求。
4.5电抗器落地后,检查各支座是否压实,各部分之间的缝隙用垫铁塞实,然后云南徽科电力设备
与基础预埋钢板进行焊接。
5.玻璃钢高支架的安装方法
5.1玻璃钢支架安装结构见图 9。

图 9 电抗器玻璃钢支架安装示意图
5.2如果玻璃钢支架接地线为外置铜排结构,应先将玻璃钢支架接地铜排安装到玻璃钢支架上下法兰之间。
5.3根据提供的图纸,先组玻璃钢支架,将玻璃钢支架下端与焊接槽钢采用螺栓连接紧固,上端与过渡支座用螺栓连接,暂不紧固。然后将组装好的玻璃钢支架吊至电抗器安装基础位置预先摆放好。
5.4根据提供的图纸,将支柱绝缘子和电抗器本体采用螺栓连接紧固。将组装好的电抗器本体和支柱绝缘子吊至安装位置上方与玻璃钢支架进行连接,位置调整好后,将电抗器各连接部位螺栓紧固,同时检查电抗器各支架是否垂直,是否压实,如有缝隙可用垫铁塞实,全部合格后,将焊接槽钢与预埋钢板之间焊接牢固,如图 10 所示。
图 10 玻璃钢支架焊接槽钢示意图 (所有连接部位均需加装橡胶垫)

5.7电抗器安装完成后引出接地注意不要形成闭环,如现场有特殊要求,请按图纸进行安装。
6.防雨罩的安装方法
我公司防雨罩分为 2 种样式。一种为正常弧型防雨罩,第二种为带帽檐式防雨罩,根据工程地点、环境等客观条件选择。安装结构见图 11:

图 11 弧形防雨罩和防风型防雨罩
4. 防雨罩的组成
弧型防雨罩由防雨格栅、防雨罩伞罩(两片或三片)、防雨罩支撑架、铝板
2、白色胶垫组成,见图 11、12。
防风型防雨罩由防雨格栅、防雨罩伞罩(两片或三片)、防风帽檐(两瓣或
三瓣)、防雨罩支撑架、铝板 2、白色胶垫、绝缘垫块组成,见图 11、12。
4.6 防雨罩编号
为了方便用户,我公司提供的防雨罩均在厂内进行了试装,并对每组防雨罩及防雨罩支撑架进行了编号,编号规则为:电抗器编号-序号(xxxxxx-1、xxxxxx-2、…….、xxxxxx-n);防雨罩与支撑架编号对应。
6.3弧型防雨罩安装步骤:
1)先找齐对应编号一整套防雨罩的伞罩、防雨格栅和螺栓等配件,组装成完整的防雨罩,将防雨格栅固定到防雨罩开口处。
2)将防雨罩支撑架按照编号,固定到电抗器本体星臂上,连接螺栓规格为
M12*55。
3)用吊具将组装好的防雨罩吊装至电抗器上方,调整位置,使伞罩与支撑架编号相对应,在防雨罩外预留开孔处加铝板 2,用螺栓将支撑架与铝板 2 连接,将防雨罩固定,螺栓规格为*65。

图 12 防雨罩各部分连接示意图
5.5 防风帽沿和防御格栅的安装步骤(如有)
1)增加了防雨格栅和防风帽檐的组装。①防雨格栅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两部分间用螺栓连接起来,固定到防雨罩开口处时,需用绝缘垫块将其与防雨罩卡 紧,见图 13。②组装好伞罩后,将防风帽檐对好顺序,与弧形防雨罩之间用螺栓连接紧固,见图 14。

图 12 防雨罩各部分连接示意图
5.5 防风帽沿和防御格栅的安装步骤(如有)
1)增加了防雨格栅和防风帽檐的组装。①防雨格栅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两部分间用螺栓连接起来,固定到防雨罩开口处时,需用绝缘垫块将其与防雨罩卡 紧,见图 13。②组装好伞罩后,将防风帽檐对好顺序,与弧形防雨罩之间用螺栓连接紧固,见图 14。
6)确认电抗器各安装螺栓是否紧固。
7)检查防雨罩及防雨格栅无破损、无连接松动。
8)电抗器安装完毕后,应将起吊吊具等一切不属于电抗器本体的金属构件和工具拆除。
2.现场试验:
1)直流电阻的测量:
在现场测量直流电阻时,一般采用直流电阻测试仪进行测量。测量时尽量保证电抗器绕组温度与环境温度基本平衡。应将直流电阻折算到 75℃下,与出厂值进行对比
换算公式:
铝材质:R75=(225+75)/(225+t)*Rt 铜材质:R75=(235+75)/(235+t)*Rt
R75:75℃下电阻值; t:测量时的环境温度;Rt:环境温度下的测量电阻值
注意:①保证每组电抗器在同一温度下测量。②由于空心电抗器易受电磁场干扰,周围应无强电磁场的干扰(如周围无正在运行电抗器)。③ 对于三相垂直叠装的电抗器,设计上利用了各相之间的互感,中间 B 相绕组的匝数要小于 A、C 相,中间 B 相的直流电阻值要小于 A、C 相,有时会使得三相直流电阻平衡度
超过 2%,为正常现象,可放心投运。
2)工频电抗值的测量:
现场一般采用伏安法测量电抗器的电感值,对于三相叠装或两叠一平电抗器,测量时应采用三相交流电源或采用专用三相电感测试仪器。
注意:①三相叠装、两叠一平电抗器单相测量电抗值时,所测结果要小于额定值,且中间 B 相电抗值小于 A、C 相。②对于上下调感滤波电抗器或相控电抗器测量电抗值时,要上下两节一起加电测量,否则会造成测量电抗器偏小。
3)产品对地工频耐压试验
六、常见故障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故障现象
|
原因分析
|
处理方法
|
支柱绝缘子外
表损伤
|
运输或安装时不小心,有碰撞现象。
|
损坏严重须更换。
|
运行时温升过高
|
散热条件不好,环境温度过高。
谐波电流过大。
通气道有杂物堵塞。
外接母线与电抗器出线端子连接螺栓松动。
|
改善通风条件。
加装滤波装置。
清干净通气道。
扭紧连接螺母。
|
运行时噪音过大
|
紧固螺栓未拧紧或松动。
电抗器与支柱绝缘子接触面有间隙或是刚性连接。
通气道内有铁磁性物质或杂物。
过流或谐波电流过大。
电抗器周围有闭合性金属
电抗器引出线之间相互接触
|
拧紧螺栓。
接触面加橡胶板且不能有间隙。
清干净通气道。
加装滤波装置。
清除电抗器周围闭合性金属或更换材质
整理电抗器引线,使相互之间有一定空间。
|
电抗器刚投运
或切除时有“咔咔”异响
|
电抗器因热胀冷缩造成应力释放
|
属正常现象,待电抗器温
度稳定或降至室温时一段时间异响可消除。
|
七、安全注意事项
6.1电抗器安装完毕投入运行前,应在电抗器的周围安装围栏(带玻璃钢支架的高式布置电抗器可不安装),以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6.2电抗器投入运行后,禁止触摸电抗器本体。
6.3电抗器的安装、试验和维护,必须由有资格的专业人员承担。
八、维护与保养
为了延长空心电抗器产品的使用寿命和保证产品安全正常运行,应按以下方面对产品进行检查和维护。
1.电抗器产品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运行一般可每年检查一次,在污染严重,湿热多雨、盐雾、高寒等恶劣运行环境中,应每 3 个月检查一次。
2.定期检查电抗器汇流铝排是否变形,与线圈引线是否存在断裂、松焊等现象,接线端子与外接母线的联接是否正常,有无松动、生锈或腐蚀现象,如发现问题,需对进行相应处理、紧固螺栓或联系电抗器生产厂家。
3.停电检修时,检查电抗器本体及其附件上所有紧固螺栓有无松动现象,建议用户每年进行一次电抗器螺栓的重新紧固工作。
4.检查电抗器在运行过程中有无异常的持续响声和振动,如果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处理或通知电抗器生产厂家进行处理。
5.在电抗器刚投入或切除一段时间内,电抗器内会因为应力释放而发出“咔”、“咔”的无规则间断声响,此属于正常现象。
6.电抗器产品表面 RTV 胶(若有)应每 4-5 年重新涂刷一遍,平时检修时,应检查电抗器表面绝缘涂层、油漆和 RTV 胶(若有)有无粉化、开裂、起泡、剥落和憎水性能下降或消失的情况。如有上述等异常现象出现,应及时清理并重新喷涂。
7.每年定期检测电抗器的直流电阻,每次测量结果应符合出厂试验报告中的数据。
8、建议用户根据电抗器表面的污秽状况或利用停电检修设备的机会,检查清除电抗器表面及各个垂直通风气道内积聚的灰尘和污垢,可使用布擦或气泵吹电抗器表面及各个垂直通风气道,以清除其表面积聚的灰尘和污垢,保证空气流通顺畅和防止产品绝缘击穿。
9.定期检查电抗器绕组层间垂直通风道是否通畅,若发现异物,应及时清除。
10.巡视时,注意检查电抗器线圈表面是否有损伤、变色、裂缝、爬电痕迹或碳化等现象,检查气道引拔条有无松动、脱落、损坏等现场。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处理或通知电抗器生产厂家进行处理。
11.巡检时,用测温枪测量电抗器内、外表面的温度,若局部温度高于 120℃ 或电抗器同一高度圆周方向的温度差别较大时,应及时处理或通知电抗器生产厂家进行处理。
12.电抗器需长期储存时,应防止绕组受潮和日光曝晒,应使电抗器与电抗器之间、电抗器与墙体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放在干燥通风的室内或棚下,使线圈表面适当通风,不允许堆码放置。九、电抗器回收说明
当电抗器退出运行,进行报废时,应及时向我公司咨询,在相关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报废回收处理,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附录 不锈钢标准件的正确使用方法
由于不锈钢与碳钢具有本质的区别,不锈钢具有较好的延展性,使用不当则导致螺丝与螺帽配合后无法旋开。即俗称“锁死”或“咬死”。
锁死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
1、减少摩擦系数
1)螺纹必须保持清洁;
2)使用前建议添加润滑剂,如 40#机油,二硫化钼,石墨或滑石粉来润滑
内外牙纹,以减少锁死发生。
2、正确的使用方法
1) 螺帽必须垂直于螺丝的轴线进行旋合,切勿倾斜;
2) 在旋转过程中,旋力必须均匀,用力不可超过安全扭距,见下表所示; 表 安全扭矩表(单位:N·m)

1) 3) 应尽可能选用扭矩扳手或套筒扳手,避免使用活动扳手或电动扳手;
4) 高温状态下使用时必须冷却,且使用时不要快速旋转,以免温度急速上升而导致锁死(如:电动扳手等);
3) 5) 采取对角顺序上螺帽,然后缓慢地依序旋至适当紧度。
|